新聞稿

香港人權資訊中心推出《人權記錄入門手冊》

香港人權資訊中心推出《人權記錄入門手冊》。我們相信,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準確、有系統地記錄香港的人權狀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本手冊旨在為前線人權工作者、記者、法律工作者、社區倡議者,以至每一位關心香港未來的人,提供一套實用、清晰的方法,把事實化為記錄,為人權發聲。手冊所介紹的方法以國際人權法與標準為基礎,讓所記錄的資料不僅可用於聯合國人權機制,也能支援本地法律程序與申訴渠道。每一項紀錄,都是問責的力量,是推動改變的起點。

回應社民連解散:民主信念不滅,威權高牆難阻人心

在香港進入「後國安法時代」的第五年,今日傳來一項沉重消息:本地歷史最悠久的街頭民主政黨之一,社會民主連線(社民連)在強大政治壓力及安全威脅下被迫宣佈解散。這再次證明香港政府以「國家安全」為名的社會改造工程,正持續扼殺香港社會的公共及民主發展的空間。

譴責香港政府以國安法檢控黃之鋒

香港人權資訊中心指出,香港政府持續濫用法律,壓制基本人權及自由的情況已非個別事件,而是構成了一種清晰而系統化的侵犯人權模式。本中心呼籲國際社會密切關注香港法治及司法獨立日益惡化的情況,各國政府應爭取釋放所有因《香港國安法》或相關法例而被囚禁的人士,並敦促香港政府立即停止濫用法律程序作為打壓反對聲音的工具,回復基本的司法及程序公義,維護香港的法治精神。

中國、香港提交禁止酷刑報告 人權中心促國際密切監督

中國政府近期終於向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提交已逾期超過五年的《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禁止酷刑公約》)第六次定期報告,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相關內容。該報告原應於2019年12月9日提交,中國當局的嚴重拖延明顯違反其作為締約國的法律義務。

香港人權資訊中心發表《香港人權報告2024》

香港人權資訊中心今日發表《香港人權報告2024》,報告指出在國安體制持續鞏固下,香港的人權及自由狀況持續惡化,維護人權的機制受到結構性的侵蝕。香港的人權問題不再是偶發性個案,而是香港政府透過法律、行政、科技與文化等多重工具,構建出來的一套制度性壓制架構,並正向跨境擴展。

儘管政府對外持續宣稱社會「穩定」、「復常」,報告揭示,實際上市民正面對持續的審查與白色恐怖。表面合法、但選擇性執行的行政手段——例如稅務審查、場地及發牌規管等——被用來打壓新聞自由及民間活動,而不必動用明顯武力或逮捕。這類「隱性鎮壓」不易引起國際社會即時反應,卻有效讓政府對目標群體進行騷擾及施壓,並向整體社會展示寒蟬效應。

香港人權資訊中心回應陳虹秀案的判決

社工陳虹秀於2019年8月31日灣仔示威集會期間,在現場行使社工職責,試圖緩和示威者與警方之間的衝突,致力減少任何一方的人身傷害。她透過喊話呼籲警方克制、避免使用過度武力,並未參與任何暴力行為,其行動明確旨在保護在示威現場各方的人身安全。香港人權資訊中心指出,陳虹秀屬於聯合國《人權維護者宣言》下的人權捍衛者(human rights defender),應受國際人權法所保護。

回應「支聯會拒交資料案」(FACC 10/2024)

香港人權資訊中心對「支聯會拒交資料案」(FACC 10/2024)的終審法院判決作出以下回應,我們強烈譴責律政司、保安局及警察國安處在執行《香港國安法》及《實施細則》時,對刑事法律作出根本且原則性的錯誤詮釋與運用。我們要求香港政府立即停止濫用國家安全法律、恢復司法公正、確保被告人享有公平審訊權及尊重基本人權,並參照聯合國人權專家建議,儘速廢除《香港國安法》。

香港人權資訊中心譴責政府濫用國安法,壓制人權與法治

香港政府今日(24 日)再次引用《香港國安法》對六名海外香港人發出通緝令,並對另外七名去年遭通緝的海外港人施加《維護國家安全條例》 (《維安條例》)下的措施 。香港人權資訊中心譴責當局將言論自由及和平政治倡議視為犯罪,濫用國家安全為藉口,違反《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公約》)保障的人權。

報告促聯合國介入香港酷刑問題,揭示國安法下人權保障的系統性危機

香港人權資訊中心於11月7日發表《香港酷刑和不人道處遇報告》,緊急呼籲國際社會,包括聯合國人權機構立即介入。報告指出自 2020 年《香港國安法》實施及2021 年進行的選舉制度變更後,民主派民意及政治代表被清剿、公民社會及言論自由被嚴重打壓,公眾無法對公權力作有效的監督,令香港本地制度內防止酷刑和不人道對待的保障措施被系統性地削弱,使不同的弱勢群體面對酷刑及不人道待遇的問題。警察濫權、審前拘留、監獄內的濫權及虐待、失效及欠缺獨立的申訴機制,令警察行動、監獄拘留及入境羈留成為酷刑及不人道對待事件的溫床。